确诊人数破大关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在周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由周六中午12时至周日中午12时,香港新冠病毒确诊患者新增44例,创下仅次于昨日的单日增幅纪录。新确诊患者中,29人有欧美出游记录,包括7位留学生。另有15人,未有外游记录,但多人曾至兰桂坊聚会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15人中,1人为中学教师,1人为出租车司机,还有1人为参加婚礼的新郎。目前,香港累计确诊人数突破大关,达例。此外,出席记者会的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庾慧玲指出,过去24小时内全港共有名确诊病人和一名疑似病人出院。谈及床位资源,她表示,医院合计有张负压病床和间负压病房,当前隔离病房已接近饱和,医院和机场博览馆辟为检疫中心,“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隔离病房的压力”。至于会否仿照北京“医院”医院,庾慧玲回应道,“目前仍与港府商讨,若病人人数再多会如何隔离,但仍在探讨中”。检疫用电子手环周六,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将加强对“强制检疫令”执行情况的巡查与突击检查,如发现任何人不遵守检疫令,可不予警告直接检控,最高判罚入狱6个月及罚款港币2万5千元。林郑月娥还告诫香港居民,“不要以身试法”。但今天就有人注意到,一名外籍妇女疑似违反检疫令,外出搭乘由元朗至沙田方向的巴士D线。同车乘客发现其右手戴着检疫用电子手环,于是报警求助,并向司机反映,司机亦报警求助。经警方调查发现,该外籍女子系“刚经机场出市区”。但也有乘客表达不满称,“为何刚从机场出来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界注意到,目前港府并没有为需要居家隔离的抵港旅客安排从机场至其居所的交通工具,因此香港市民有机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相关人士。该巴士最后停驶于城门隧道转车站,巴士公司安排乘客转乘另一辆巴士,而涉事巴士则按照公司既定程序,立即驶回车厂进行消毒。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自19日凌晨起,港府向所有由内地和台湾以外地区抵港的旅客,发放检疫用电子手环。旅客离开机舱时会被要求带上手环并下载配套手机应用程序,离开机场前会有专员进行检查。该程序会要求用户每隔一段时间就拍摄手环佩戴情况并上传,否则相关部门会实时跟进。而如果接受检疫的人士移除手环和应用程序,港府保留检控权利。旅客完成14天居家隔离后,即可将手环剪除。港府表示,为保障公众安全,“会预留足够数量的手带,目前已安排超过2万条手带,其后每日也可分发1万至2万条手带”。香港生活成本有多高?经济学人智库日前发布《全球生活成本调查》,香港成为“全世界最昂贵城市之一”,生活成本冠绝全球。平均食品成本上,香港白米一公斤需港币16.8元,全球排名第16;白面包一斤需港币17.2元,全球排名第8;鸡蛋一打(12只)需港币24.2元,全球排名第11;牛奶一升需港币22.7元,全球排名第2;牛腿肉一公斤需港币.9元,全球排名第8;鸡柳一公斤需港币81.5元,全球排名第6;苹果一公斤需港币29.3元,全球排名第9;土豆一公斤需港币20.2元,全球排名第6;瓶装水一瓶(1.5升)需港币13.7元,全球排名第3;啤酒一罐(毫升)需港币19.8元,全球排名第27;百事可乐一罐(毫升)需港币9.5元,全球排名第38;万宝路牌香烟一包需港币60元,全球排名第14;麦当劳个人餐需港币37元,全球排名第71;平价档次餐厅个人餐需港币52.1元,全球排名第42;中等档次餐厅两人餐(3道菜)需港币元,全球排名第22。疫情爆发之前的香港平均日常开支价格水平上,香港李维斯牛仔裤一条需港币.9元,全球排名第16;耐克跑鞋一双需港币.8元,全球排名第22;平价夏季裙装一件需港币.3元,全球排名第48;交通费单程需港币10元,全球排名第32;出租车起价需港币24元,全球排名第30;每月水电煤气费用需港币元,全球排名第7;每月网费需港币元,全球排名第63。而在平均住宿价格水平上,市区商品房一平方米需港币24万元元,全球排名第1;非市区商品房一平方米需港币15万元,全球排名第1;市区单间每月租金需港币1万元,全球排名第1;非市区单间每月租金需港币1万元,全球排名第1;市区三房每月租金需港币3万元,全球排名第1;非市区三房每月租金需港币2万元,全球排名第1。相对而言,香港在食品和日常开支用度上并不高昂,但因住宿成本全球第一而将城市整体成本拉高。调查报告显示,在市区商品房一平方米所需金额上,排名第二的新加坡仅需港币14万元,香港高出港币10万元。与此同时,香港居民的月收入中位数为港币1万元,置业安家可谓遥不可及。